首页

厕奴sm视频

时间:2025-05-28 17:54:02 作者:何帆:这些中国经济的“小趋势”值得关注 浏览量:89271

  中新网5月28日电(记者 石睿)“我们常常被短期的‘快变量’所影响,而低估长期的‘慢变量’的力量。在我看来,无论是改革开放初期、还是内外部环境都发生变化的现今,工业化、城市化、人口变化、技术创新始终是影响中国经济的四个基本‘慢变量’。”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发展研究院院长,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何帆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演讲时提到,随着国际环境复杂演变、以及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寻找宏大叙事之外的“小趋势”,成为观察中国经济的一个新视角。

  据何帆介绍,以工业化、城市化、人口变化、技术创新这四个基本“慢变量”参照,他发现一些中国经济的“小趋势”值得关注。

  细分市场有新机会

  中国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就像一片竹林,每根竹子不高,但根部紧密链接,这种庞大的供应链体系是中国制造业的独特优势”。

  何帆介绍,他在西安调研的一家材料公司专攻铜合金,看起来是一个非常“偏门”的领域,但是从特高压电网、到高铁、医疗设备,甚至人工智能相关的订单“直接找上门来”。

  “随着国内市场对于制造业精细程度的需求越来越高,细分市场会有更多新机会、新模式出现,具有技术、人才积累的‘专精’企业会大展拳脚。”何帆表示。

  “超级小镇”潜力巨大

  中国有很多小城市、或是县城甚至一个镇、一个村,生产的某一类产品在国内或是全球市场上占有很大比例。

  何帆举了几个例子,浙江衢州江山市生产的羽毛球占据全全国近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区生产了全国60%的宠物食品;江苏省泰兴市黄桥镇是世界最大的小提琴出口基地;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鄌郚镇生产了全世界近三分之一的吉他;辽宁省葫芦岛兴城市生产了全世界近三分之一、全国近一半的泳衣。

  “这些地方的企业多数没有自主品牌,主要做代工、或拿出口订单。中国的生产能力很强大,也有巨大的消费潜力,如何匹配?突破点可能还是在小镇。”

  何帆提到,他在调研中发现中国城市化速度最快的不是北京、上海、深圳,而是很多二线城市、三线城市、甚至是五线的小县城,这些小县城的基础设施有很大的改善,居民也有一定的消费能力,“他们可能还没有做好准备去消费90分、100分的奢侈品,但是已经严重不满足于消费不及格的产品,这时需要的是有企业来提供80分的高性价比产品,这就是机会。”

  新场景催生更多技术创新

  何帆认为,中国技术创新至少有两大优势,一是劳动力密集型研发,“很多技术越到前沿,需要的是‘人海战术’,通过试错排除才知道正确的道路往哪里去。”

  二是市场引致型研发,一个典型的案例是中国高铁,高铁最初的技术创新不是起源于中国人,但是由于中国的市场需求广阔,中国形成了先进高铁技术体系,成为全球唯一实现高铁时速350公里商业运营的国家。

  他还介绍了一个通过发现技术应用新市场,继而推动技术再创新的案例。这家位于广州的无人机公司,一开始的市场定位是航拍,后来发现新疆购买了不少他们的产品用于为农田喷洒农药,于是根据用户的需求研发了适用于农业的新产品。

  “一项技术创新想要发扬光大、生根发芽,需要的是一个庞大的市场,只有在中国才具备这种复杂生态系统。所以我对中国在未来在新一轮技术革命中的地位很有自信,本土企业国产化的速度比我们原来想象的要快,保守估计,未来新技术革命里头,大概有一半以上都会出现在中国。”何帆分析道。(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巴黎残奥会)“七朝元老”姚娟:难说再见

通报称,2024年11月11日19时48分许,一辆小汽车在珠海市香洲区体育中心撞倒多名行人后驾车逃逸。警方接报后迅速派员到场处置,并协助将伤者送往医院救治。

一旅客鞋内藏匿347.5克足金制品 被深圳皇岗海关查获

3月5日上午9时,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大会开幕会结束后,人民大会堂北大厅举行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首场“部长通道”集中采访活动。

中埃联合研制卫星成功发射 中国航天“走出去”迈出新步伐

分享了经合组织在数字教育、创新教育以及开放教育领域的探索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教育研究与创新中心副主任斯蒂芬·文森特·兰克林指出,开放教育是提升教育公平性和普及性的基础,而智能技术将提高开放教育的效率和个性化学习体验,要充分利用智能技术,为学习者营造更具创造力和互动性的学习环境。

别样的“花名册”,高校“校花”图鉴请查收!

钱世政教授指出,在参加总决赛的14个项目中,新一代信息技术占40%,生物赛道占45%。他说:“我们正在用硅基生命创造硅基智能,从而改变我们的世界。生物技术和人工智能正在‘嫁接’,今天在舞台上出现的恰恰是现实世界的投影,而这个投影与现实世界是一样的。”

如何更好满足老年人消费新期待?相关部门回应关切

改革有破有立,得其法则事半功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科学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创造性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方法和有效路径,形成改革开放以来最丰富、最全面、最系统的改革方法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之所以取得历史性伟大成就,正是因为把准了正确方向、掌握了科学方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加强顶层设计、总体谋划,破立并举、先立后破”等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坚持以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谋划推进,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切实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